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心肌缺血要吃哪些药

发布时间:2025-05-26 08:03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心肌缺血患者通常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及个体差异由医生制定方案。

1、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风险,氯吡格雷常用于支架术后或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这类药物需长期服用,但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用药期间需监测大便颜色及有无牙龈异常出血。

2、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可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尤其适用于合并高血压或心律失常患者。用药初期可能出现心率过缓,需定期监测心电图,哮喘患者禁用此类药物。

3、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服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肝功能,若出现肌肉酸痛需警惕横纹肌溶解症,必要时检测肌酸激酶水平。

4、硝酸酯类药物:

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供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能快速缓解急性心绞痛发作。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建议每日保留8小时无药期,青光眼患者慎用。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雷米普利可改善心室重构,适用于合并糖尿病或心功能不全患者。初始用药需监测血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干咳副作用,严重时可更换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心肌缺血患者除规范用药外,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食用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控制体重使体质指数维持在18.5-23.9之间。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运动负荷试验,出现胸痛加重或休息时发作需立即就医。

上一篇:肠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下一篇:阑尾炎穿孔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