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屎把尿可能导致小儿直肠脱垂。婴幼儿肛门括约肌和盆底肌肉发育不完善,频繁把便会使腹压持续增高,增加直肠壁向下位移的风险。
一、直肠脱垂的发病机制:
婴幼儿直肠与骶骨弯曲度未完全形成,直肠黏膜下层组织疏松,固定作用较弱。把便时家长常让患儿呈蹲坐位,此时髋关节屈曲使直肠与肛管轴线重合,腹压直接传导至直肠末端。长期反复的腹压冲击会导致直肠黏膜与肌层分离,严重时全层肠壁经肛门脱出。
二、正确排便训练方法:
建议18个月后再开始如厕训练,此时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趋于成熟。初期可使用儿童专用坐便器,保持膝关节高于髋关节的姿势,减少排便时腹压。每次训练不超过5分钟,避免强迫性把便。白天每2小时提醒排尿,夜间使用吸水尿布,逐步建立条件反射。
日常需注意膳食纤维摄入,推荐苹果泥、南瓜粥等软化大便的食物。排便困难时可顺时针按摩脐周,促进肠蠕动。若发现肛门肿物脱出或排便哭闹,需及时就医排除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两岁以上儿童可进行提肛训练,每日3组收缩肛门动作,每组10次以增强盆底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