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症可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药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局部麻醉剂及中药制剂等药物缓解症状。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利多卡因乳膏及炉甘石洗剂。
1、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口服抗组胺药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这类药物适用于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伴发的瘙痒,可能引起轻度嗜睡或口干,需避免与中枢抑制剂同用。
2、糖皮质激素药膏:
糠酸莫米松乳膏、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外用激素可快速缓解炎症性皮肤病导致的瘙痒。适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局部皮损,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面部及皮肤薄嫩部位需谨慎。
3、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特应性皮炎等慢性瘙痒。适合儿童及面部等敏感部位,使用初期可能出现短暂灼热感,需避光保存。
4、局部麻醉剂:
利多卡因乳膏、普鲁卡因凝胶通过阻断神经传导缓解局限性顽固瘙痒。适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或结节性痒疹,需防止接触黏膜或大面积使用以免吸收中毒。
5、中药制剂:
炉甘石洗剂、丹皮酚软膏等具有清凉止痒功效的中成药适用于轻度瘙痒或辅助治疗。含薄荷脑成分的制剂可能引起皮肤刺激,破损皮肤禁用。
皮肤瘙痒症患者日常应避免过度清洁,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选择无皂基弱酸性沐浴露。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饮食减少辛辣刺激及海鲜等易致敏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A、E。若瘙痒持续超过两周伴皮损加重、夜间影响睡眠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诊排查糖尿病、肝胆疾病等系统性疾病可能。老年患者需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搔抓导致皮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