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多数情况下不能自愈,需及时医学干预。低血糖可能由早产、母体糖尿病、喂养不足等因素引起,持续低血糖可能导致脑损伤等严重后果。
一、新生儿低血糖的常见原因:
新生儿低血糖可能与母体妊娠期糖尿病、胎盘功能异常、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等因素有关。这类患儿体内糖原储备不足,或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血糖调节能力较弱。部分足月儿因出生后喂养延迟或不足,也可能出现暂时性低血糖。
二、临床表现与风险分级:
轻度低血糖可能仅表现为嗜睡、喂养困难;中度会出现体温不稳、肌张力低下;重度可引发抽搐、呼吸暂停。无症状性低血糖若持续超过48小时,或血糖值低于2.0mmol/L,需立即医疗干预。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更易发展为顽固性低血糖。
三、临床干预措施:
初步处理包括早期母乳喂养或配方奶补充,必要时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顽固性低血糖需排查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等病因,可能使用二氮嗪、奥曲肽等药物。极少数病例需手术切除部分胰腺组织。
护理需维持适宜环境温度,每2-3小时监测血糖直至稳定。母乳喂养者应确保有效吸吮,必要时用勺喂或管饲补充。出院后定期随访生长发育指标,注意观察有无震颤、尖叫等神经异常症状。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患儿需长期监测糖代谢情况,预防儿童期肥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