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具体用药需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和医生指导。
1、喹诺酮类: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对革兰阴性菌和部分阳性菌有效,适用于盆腔炎常见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用药期间需避免阳光直射,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妊娠期及18岁以下人群禁用。
2、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片针对厌氧菌感染效果显著,常与其他抗生素联用。服药期间禁止饮酒,可能引起金属味觉异常。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慎用。
3、头孢菌素类:
头孢克肟分散片作为第三代头孢,对淋球菌等病原体有较强活性。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常见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青霉素过敏者需皮试后使用。
4、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片对衣原体感染效果突出,具有组织浓度高的特点。QT间期延长患者禁用,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建议餐前1小时服用以提高吸收率。
5、联合用药:
严重感染需采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多西环素的方案,覆盖需氧菌和厌氧菌。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疗程通常持续14天。体温正常后仍需完成全程治疗。
盆腔炎患者应保持外阴清洁,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猕猴桃、西兰花,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下腹疼痛可局部热敷。定期复查血常规和CRP指标,慢性盆腔炎患者可配合盆底肌训练改善血液循环。出现持续发热或阴道异常出血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