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黄疸。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胆绞痛、消化系统症状、全身炎症反应、黄疸、并发症表现。
1、胆绞痛:
典型表现为右上腹或剑突下阵发性绞痛,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发作时患者常屈膝弯腰以减轻疼痛,持续时间从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胆囊结石引起的胆绞痛多呈间歇性,而急性胆囊炎疼痛多为持续性。
2、消化系统症状:
多数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由于胆汁排泄受阻,可出现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慢性胆囊炎患者可能长期存在餐后上腹隐痛、厌油腻等表现,易被误认为胃病。
3、全身炎症反应:
急性发作时体温可升高至38-39℃,伴有寒战、脉搏增快等全身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高热不退、意识模糊等脓毒血症表现。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4、黄疸:
当炎症波及胆总管或合并胆总管结石时,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如浓茶,大便颜色变浅。黄疸程度与胆道梗阻程度相关,完全梗阻时血清总胆红素可超过171μmol/L。
5、并发症表现:
胆囊穿孔时可突发剧烈腹痛伴全腹肌紧张;胆囊周围脓肿形成时可在右上腹触及包块;胆源性胰腺炎会出现中上腹持续性剧痛伴腰背部放射痛。老年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仅表现为食欲减退或乏力。
胆囊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限制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摄入。急性发作期需禁食,缓解后可逐步过渡至清淡流质饮食。保持规律进食习惯有助于胆汁规律排放,适量运动可改善消化功能。出现持续腹痛、高热、黄疸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慢性胆囊炎患者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肝胆超声检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快速减肥导致胆汁成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