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血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常见治疗药物包括氨甲环酸、垂体后叶素和酚磺乙胺。咳血可能由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或肺癌等疾病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发挥止血作用,适用于创伤性出血或术后出血。该药对支气管黏膜出血效果有限,需配合病因治疗。用药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2、垂体后叶素:
垂体后叶素能收缩肺小动脉降低血流压力,对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效果显著。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腹痛等不良反应,冠心病患者禁用。需持续静脉泵入维持疗效。
3、酚磺乙胺:
酚磺乙胺可增强血小板聚集功能,适用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的渗血。对于少量痰中带血效果较好,严重咯血需联合其他止血药。可能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4、抗生素治疗:
感染性咳血需针对病原体用药,如肺结核用异烟肼和利福平,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用头孢类抗生素。需完成规定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影像学。
5、靶向药物:
肺癌所致咳血可采用贝伐珠单抗等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长减少出血。需进行基因检测筛选适用人群,可能引发高血压、蛋白尿等副作用。
咳血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和屏气动作。饮食宜温凉流质,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急性大咯血需立即急诊处理,稳定期可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建议完善胸部CT、支气管镜等检查明确病因,所有用药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长期咳血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补充铁剂预防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