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什么是新生儿脓毒症

发布时间:2025-05-24 13:47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新生儿脓毒症是细菌等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繁殖产生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胎膜早破、母体感染及侵入性操作等。

1、病原体感染:

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常见病原体包括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些微生物可通过胎盘、产道或出生后环境侵入新生儿未成熟的免疫系统。早产儿因免疫球蛋白水平低更易发生感染,临床表现多为喂养困难、体温不稳定。

2、围产期高危因素:

胎膜早破超过18小时可使感染风险增加3倍,母体绒毛膜羊膜炎时病原体可直接经胎盘传播。产时胎儿监护中的头皮电极使用、紧急剖宫产等侵入性操作也可能破坏新生儿皮肤屏障,成为细菌入侵门户。

3、免疫功能缺陷:

新生儿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仅为成人的50%,补体系统活性不足,皮肤黏膜屏障功能薄弱。极低出生体重儿更缺乏来自母体的IgG抗体,使得病原体易突破防御引发全身炎症风暴,实验室检查常见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

4、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进展期出现黄疸加重、肝脾肿大、皮肤花斑等循环障碍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休克等多器官功能障碍,血培养阳性是确诊金标准。

5、诊疗措施:

疑似病例需立即住院治疗,经验性使用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严重者需静脉免疫球蛋白支持。同时需维持血糖稳定、纠正酸碱失衡,休克患儿需扩容及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灌注压。

预防新生儿脓毒症需加强围产期保健,孕妇B族链球菌筛查阳性者分娩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母乳喂养可提供分泌型IgA增强肠道免疫,日常护理需严格手卫生。病房环境需定期消毒,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出现体温异常、喂养量下降等警示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20%-30%的病死率。恢复期需监测听力视力等后遗症,定期进行神经发育评估。

上一篇:感冒咳嗽能吃什么水果 下一篇:盆腔积液服用什么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