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急性期需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五类核心药物。
1、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基础用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扩大。急性期需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毫克,后续改为每日100毫克维持。对于高危患者可能加用替格瑞洛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但需警惕出血风险。
2、抗凝药物:
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可快速抑制凝血酶活性,通常皮下注射5-7天。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适用于特定合并房颤患者,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抗凝治疗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
3、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需在发病24小时内启动,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斑块。急性期采用高强度剂量如阿托伐他汀40-80毫克/日,后续根据血脂水平调整。长期使用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复发。
4、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缓释片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无禁忌症患者应在发病24小时内使用。初始小剂量逐渐滴定至目标剂量,合并心衰时优选卡维地洛。需监测血压和心率避免过度抑制。
5、ACEI类药物:
雷米普利或培哚普利可改善心室重构,前壁心梗或左室功能低下者获益显著。从小剂量开始避免首剂低血压,干咳不耐受者可换用ARB类如缬沙坦。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心肌梗塞恢复期需严格遵医嘱长期服药,配合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每周食用深海鱼类2-3次。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肺康复训练,初始选择步行、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逐步增加至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出现胸痛复发或活动后气促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