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常用药物包括多糖铁复合物、硫酸亚铁和琥珀酸亚铁。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病因干预,主要适用于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慢性失血等情况。
1、多糖铁复合物:
多糖铁复合物是一种有机铁剂,含铁量高且胃肠刺激小。其通过肠道黏膜吸收后直接补充造血所需铁元素,适用于妊娠期女性或胃肠道敏感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大便颜色变深,需与维生素C同服促进吸收,但需避免与钙剂、浓茶同时服用。
2、硫酸亚铁:
硫酸亚铁为无机铁制剂,价格经济且疗效明确。该药物需在酸性环境中吸收,建议餐后服用以减少恶心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可能引起便秘或牙齿染色,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补铁3-6个月以补足储存铁。
3、琥珀酸亚铁:
琥珀酸亚铁属于新型有机铁剂,生物利用度较高。其分子结构稳定,对胃肠道黏膜刺激较轻,适合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部不适,与叶酸联合使用可增强红细胞生成效果,但需注意血红蛋白上升速度过快可能掩盖潜在出血性疾病。
4、右旋糖酐铁:
右旋糖酐铁为注射用铁剂,适用于口服铁剂无效或不能耐受者。通过静脉给药可直接绕过肠道吸收环节,起效较快但存在过敏反应风险。使用前需进行过敏试验,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关节疼痛和低血压,严重缺铁性贫血患者需分次给药避免铁过载。
5、富马酸亚铁:
富马酸亚铁含铁量达33%,吸收率优于硫酸亚铁。该制剂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需避免与抑酸药物同服。治疗期间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建议配合富含维生素C的橙汁服用,但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防止铁蓄积中毒。
缺铁性贫血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应增加红肉、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饮茶与咖啡影响铁剂效果,长期素食者需定期检测铁代谢指标。重度贫血患者需卧床休息防止晕厥,育龄期女性应排查月经过多等潜在病因,儿童生长发育期需加强营养监测。所有补铁治疗均需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擅自用药可能延误消化道肿瘤等原发病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