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可通过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黏液溶解促排剂、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通常由细菌感染、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免疫功能紊乱、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1、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可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和水肿,改善鼻塞症状。这类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全身副作用较小,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合并鼻窦炎患者。使用需注意避免长期高剂量应用,可能引起鼻腔干燥或出血。
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适用于慢性鼻窦炎伴脓性分泌物的情况。这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疗程通常需2-4周。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者需慎用。
3、黏液溶解促排剂: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乙酰半胱氨酸等可降低分泌物粘稠度,促进鼻窦引流。适用于分泌物粘稠难排出的患者,能缓解头面部胀痛症状。用药期间需配合鼻腔冲洗,增强排痰效果。
4、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因素导致的鼻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特别适用于变应性鼻炎合并鼻窦炎患者,能显著改善打喷嚏和鼻痒症状。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
5、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孟鲁司特钠通过抑制白三烯的炎症作用,减少鼻腔黏膜水肿和息肉形成。对于伴有哮喘或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效果显著。需注意可能出现的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
慢性鼻窦炎患者日常应保持鼻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2-3次,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气体。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限制乳制品摄入以减少黏液分泌。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游泳等可能引发鼻腔刺激的活动。保证充足睡眠,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视力改变、剧烈头痛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