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涨奶期通常持续3-7天,是哺乳期乳腺分泌功能活跃的正常生理现象。多数产妇在产后2-3天开始出现乳房胀痛、发硬等症状,随着规律哺乳或吸乳会逐渐缓解。
一、涨奶期的生理机制:
涨奶主要由泌乳素水平升高和乳腺导管扩张引起。产后胎盘娩出后,孕激素水平骤降,催乳素开始主导乳腺腺泡分泌乳汁。初期乳汁分泌量与新生儿需求尚未完全匹配时,容易造成乳汁淤积。此时乳房血管充血、淋巴液回流受阻,形成肿胀感。
二、影响涨奶持续时间的因素:
初产妇因乳腺管未充分扩张,涨奶症状可能更明显且持续时间稍长。剖宫产产妇因术后疼痛限制哺乳频率,可能延长涨奶期至5-7天。双胎或多胎产妇因泌乳量更大,需更频繁排空乳房。哺乳姿势不正确、婴儿含接不良也会影响乳汁有效排出。
三、缓解涨奶的正确方法:
按需哺乳每2-3小时一次,确保婴儿有效吸吮。哺乳前可用温毛巾热敷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哺乳后冷敷缓解肿胀。手法排乳时采用指腹从乳晕向乳头方向环形按摩,避免暴力揉搓。穿着无钢圈哺乳文胸减少压迫,睡眠时避免乳房受压。
若涨奶超过7天未缓解或伴随发热、局部红肿,需警惕乳腺炎可能。日常可饮用蒲公英茶、薏米水等清淡饮品,避免油腻汤水。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催产素分泌,促进乳汁排出。哺乳期建议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配合凯格尔运动促进盆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