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好发于女性、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及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人群。尿路感染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严重时可出现发热或腰痛。
1、女性
女性尿道较短且靠近肛门,细菌更容易侵入尿道。性生活频繁、使用避孕套或避孕药、妊娠期激素变化等因素均会增加感染概率。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憋尿,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有助于减少细菌滞留。
2、老年人
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增生易导致尿流不畅,老年女性则因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尿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弱。合并慢性病或长期卧床者风险更高。建议保持适量饮水,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避免导尿管长期留置。
3、糖尿病患者
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同时糖尿病可能损伤神经导致膀胱排空不全。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监测尿常规变化,出现排尿不适时需警惕无症状菌尿的可能。
4、免疫力低下者
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化疗人群,其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尿道细菌。这类人群发生肾盂肾炎等严重感染的概率较高,需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5、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先天性尿道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结石或肿瘤等疾病会导致尿液滞留。此类患者可能需要手术矫正畸形,并定期进行尿培养监测,必要时需长期低剂量抗生素预防。
预防尿路感染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过度清洁会阴破坏菌群平衡,选择棉质透气内衣。蔓越莓制品可能有助于抑制细菌黏附尿道,但不宜替代药物治疗。反复感染者应排查是否存在基础疾病,并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避免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