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褐色斑点、瘙痒性皮疹、皮肤干燥脱屑、局部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
1、红褐色斑点:
早期症状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红褐色斑点,多对称分布于下肢,按压不褪色。斑点可逐渐融合成片,呈现地图样外观,与红细胞外渗至真皮乳头层相关。
2、瘙痒性皮疹:
约30%患者伴随轻度瘙痒,皮疹形态包括丘疹或苔藓样变。瘙痒程度与炎症反应强度相关,抓挠可能导致皮损加重或继发感染。
3、皮肤干燥脱屑:
病变区域常见细碎鳞屑脱落,与表皮屏障功能受损有关。冬季气候干燥时症状加重,需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碱性洗剂。
4、局部色素沉着:
陈旧性皮损处遗留黄褐色至深褐色色素沉着,系含铁血黄素沉积所致。色素消退需6-12个月,紫外线暴露会延长恢复周期。
5、毛细血管扩张:
部分病例可见皮下毛细血管呈网状或树枝状扩张,与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有关。长期站立或高温环境可能加剧血管异常表现。
日常护理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摩擦患处。饮食可增加维生素C柑橘、猕猴桃和芦丁荞麦、山楂摄入以改善血管弹性,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若皮损持续扩散或出现溃疡需及时皮肤科就诊,必要时采用窄谱UVB光疗或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