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位于颈部和腹部之间,上界为锁骨,下界为肋弓,两侧以腋中线为界,后侧以脊柱为支撑,前侧由胸骨和肋骨构成骨性框架。
1、解剖定位:
胸部在解剖学上属于躯干上部区域,前方正中为胸骨,两侧对称分布12对肋骨,后方与胸椎相连形成胸廓。胸廓内包含心肺等重要器官,外覆胸大肌、胸小肌等肌肉组织,女性乳房位于第2-6肋间的前胸壁。
2、体表标志:
可通过体表骨性标志定位:上方以锁骨和胸骨上切迹为界,下方以剑突和肋弓下缘为界。男性乳头约平第4肋间隙,女性乳房下皱襞对应第6肋骨水平。胸骨角是重要定位点,平对第2肋软骨连接处。
3、分区结构:
临床将胸部分为9个区域,以两侧锁骨中线和腋中线为界划分。前胸分左上、中上、右上胸及左下、中下、右下胸;后背分左背、中背、右背。不同区域对应不同内脏投影,如心尖搏动位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
4、功能关联:
胸部作为呼吸运动的核心部位,肋骨与膈肌协同完成呼吸动作。胸骨与锁骨构成胸锁关节,参与上肢活动。胸壁肌肉群除保护内脏外,还维持躯干稳定性,胸大肌收缩可完成内收、内旋上肢动作。
5、影像对应:
X线正位片中,胸部呈锥形透亮区,上缘为肺尖,下缘为膈面。CT横断面可清晰显示胸骨、肋骨、胸椎构成的环形胸廓结构,中央为纵隔,两侧为含气的肺组织,最外层为胸壁软组织。
日常可通过触摸骨性标志确认胸部位置,锻炼时注意胸肌群与呼吸肌的协调运动。建议进行扩胸运动、俯卧撑等增强胸壁肌肉力量,饮食中补充蛋白质促进肌肉合成,避免外力撞击保护胸廓完整性。定期体检可通过胸部X光或CT评估胸腔内器官状态,出现不明原因胸痛需及时就医排查心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