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矫正术前检查主要包括视力检查、角膜地形图、眼压测量、眼底检查和屈光状态评估五项核心项目。
1、视力检查:
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测定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评估近视程度及矫正需求。检查需覆盖远、近视力,同时进行主觉验光与客观验光,明确屈光不正的具体参数。部分情况下需进行散瞳验光以排除调节性近视干扰。
2、角膜地形图:
采用角膜地形图仪扫描角膜表面曲率,检测角膜散光、厚度及形态异常。该检查能发现圆锥角膜等手术禁忌症,并为个性化切削方案提供数据支持。角膜中央厚度低于480微米通常不建议激光手术。
3、眼压测量:
使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或Goldmann压平眼压计监测眼内压,筛查青光眼风险。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mmHg,异常升高可能需进一步房角镜检查。高度近视患者需特别关注视神经杯盘比变化。
4、眼底检查:
通过散瞳眼底镜检查视网膜健康状况,重点观察黄斑区、视盘及周边部有无变性、裂孔或出血。高度近视患者常见视网膜变薄、豹纹状眼底等改变,严重者需先行视网膜光凝术。
5、屈光状态评估:
综合验光仪测量球镜、柱镜及轴位等屈光参数,结合波前像差分析高阶像差。需进行主导眼测定、双眼平衡及视功能检查,预测术后视觉质量。40岁以上患者需评估老视进展程度。
术前1周应停戴隐形眼镜,检查当天避免眼部化妆。建议检查后与医生充分沟通手术方式选择,激光类手术需角膜条件良好,ICL植入术则更适用于高度近视或角膜偏薄者。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避免揉眼、游泳等行为,定期复查角膜愈合情况。日常注意用眼卫生,每用眼40分钟远眺5分钟,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适当补充含叶黄素、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