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秃与脂溢性脱发可通过脱发模式、病因及伴随症状区分,斑秃多为免疫异常导致的圆形脱发斑,脂溢性脱发则与雄激素水平相关表现为发际线后移或头顶稀疏。
1、脱发模式:
斑秃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脱发斑,局部皮肤光滑无炎症。脂溢性脱发呈渐进性稀疏,男性多从前额发际线后移或头顶扩散,女性以头顶发缝变宽为主,常伴头皮油脂分泌增多。
2、病因差异:
斑秃主要与自身免疫攻击毛囊有关,可能由遗传、精神压力或甲状腺疾病诱发。脂溢性脱发则因毛囊对二氢睾酮敏感导致毛囊微型化,与遗传、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3、伴随症状:
斑秃患者脱发区无自觉症状,约10%伴指甲点状凹陷。脂溢性脱发多合并头皮油腻、瘙痒及头皮屑,严重者可出现毛囊炎。
4、病程进展:
斑秃可能突然发生且部分可自愈,但易反复发作。脂溢性脱发进展缓慢但不可逆,未经治疗会持续加重,最终形成永久性秃发区。
5、诊断方法:
斑秃可通过皮肤镜见黄点征、断发等确诊,必要时行病理检查。脂溢性脱发需结合家族史、激素检测及毛发显微镜观察毛干直径差异。
日常需避免过度烫染、保持规律作息,斑秃患者可尝试生姜局部按摩刺激血液循环,脂溢性脱发建议使用含酮康唑的温和洗发剂控制油脂。两者均需减少精神压力,若脱发面积持续扩大或伴有其他系统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进行专业评估,必要时采用局部激素注射、米诺地尔外用或口服抗雄激素药物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