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期可选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或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缓解症状,慢性期需配合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或苯溴马隆。
1、秋水仙碱:
作为痛风急性期的经典用药,秋水仙碱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减轻关节炎症。适用于发作48小时内患者,可能出现腹泻等胃肠道反应,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非甾体抗炎药:
依托考昔、塞来昔布等COX-2抑制剂能有效缓解关节肿痛,胃肠道副作用较小。用药期间需监测肾功能,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用,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选择。
3、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等短程激素治疗适用于多关节受累或对前两类药物不耐受者。通常采用口服或关节腔注射方式,长期使用需警惕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4、抑制尿酸生成药:
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降低血尿酸水平。用药前建议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以避免别嘌醇过敏反应,非布司他不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5、促进尿酸排泄药:
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促进排泄,适用于尿酸排泄不良型患者。治疗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定期复查肝功能,肾结石患者禁用。
痛风患者需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在300μmol/L以下,除规范用药外应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的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建议戒酒并保持适度运动,肥胖者需逐步减重。急性期应抬高患肢避免关节负重,发作间歇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定期监测尿酸及肝肾功能,出现关节畸形或痛风石时应及时就诊评估手术治疗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