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首诊应选择儿科或急诊科。主要就诊科室有儿科急诊、普通儿科、神经内科,若出现持续抽搐或意识障碍需立即转诊至重症医学科。
1、儿科急诊:
急性发作期首选儿科急诊。6个月至5岁儿童突发高热伴肢体抽搐是典型表现,急诊医生会快速进行体温控制如对乙酰氨基酚栓剂、惊厥干预如地西泮灌肠,并完善血常规、电解质等基础检查排除颅内感染。急诊科能提供紧急止痉处理并初步判断是否需住院观察。
2、普通儿科:
非发作期或简单型高热惊厥可就诊普通儿科。医生会详细询问惊厥持续时间通常<5分钟、发作频率24小时内≤1次及家族史,评估是否为良性热性惊厥。可能建议进行脑电图检查排除癫痫,并指导家长掌握物理降温技巧温水擦浴、退热贴使用。
3、神经内科:
复杂型惊厥需神经内科会诊。若患儿出现局灶性抽搐、发作时间>15分钟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需排除癫痫、脑炎等神经系统疾病。专科医生可能安排头颅MRI、脑脊液检查或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必要时会开具左乙拉西坦等预防性抗癫痫药物。
4、重症医学科:
持续状态惊厥需重症监护。当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伴随呼吸循环衰竭时,PICU团队会实施气管插管、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等抢救措施,同时进行降颅压治疗如甘露醇和多器官功能支持。
5、发热门诊:
疫情期间需排查感染源。新冠肺炎等特殊传染病流行期间,发热伴惊厥患儿需在发热门诊完成咽拭子核酸检测、流感抗原筛查等,确诊前需在隔离病房观察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高热惊厥患儿家庭护理需掌握三个要点:体温监测应每2小时测量腋温并记录;物理降温采用32-34℃温水擦拭颈动脉、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发作期需侧卧防误吸,清除口腔分泌物。建议准备电子体温计、退热栓剂及惊厥急救卡注明既往发作史,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可减少发热诱因。恢复期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避免高蛋白食物加重代谢负担,适当补充锌元素如牡蛎粉促进神经系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