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无奶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调整哺乳方式和营养干预改善。乳汁分泌不足常与哺乳频率不足、营养摄入不均衡或情绪压力有关,医学上称为泌乳不足。
一、生理性因素干预:
增加哺乳频率是刺激泌乳的关键,建议每日哺乳8-12次,夜间保持2-3次哺乳。配合乳房按摩与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饮食需保证每日500大卡额外热量,重点补充优质蛋白如鲫鱼汤、瘦肉,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核桃、黑芝麻。足量饮水每日2000毫升以上,可选用通草、王不留行等药食同源食材煲汤。
二、病理性因素排查:
泌乳不足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异常、胎盘残留或产后大出血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乳房松软、婴儿体重增长不足。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泌乳素水平,超声检查排除宫腔残留。若确诊甲状腺功能减退,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存在宫腔残留时需行清宫手术。
保持每日30分钟快走等温和运动,配合足三里穴位按压。哺乳前饮用温热的桂圆红枣茶,避免进食韭菜、山楂等可能抑制泌乳的食物。建立规律作息,与婴儿同步睡眠,必要时寻求专业哺乳指导。若调理2周仍无改善,需至乳腺专科进一步评估乳腺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