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污垢多可通过日常清洁、外用药物、抗感染治疗、包皮环切手术、预防护理等方式改善。包皮垢增多通常与局部卫生不良、包皮过长、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包皮内侧及冠状沟,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洗时将包皮完全翻起,清除白色或淡黄色包皮垢后彻底擦干。建议排尿后及时擦拭尿道口,减少尿液残留刺激。
合并红肿瘙痒时可短期使用硼酸洗液或聚维酮碘溶液冲洗。真菌感染表现为白色奶酪样分泌物时,可选用克霉唑乳膏;细菌感染出现脓性分泌物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反复发作的包皮龟头炎需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克洛或氟康唑,同时进行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原体。伴随尿频尿痛者可能合并尿道炎,需联用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包皮过长或包茎导致顽固性包皮垢积聚者,建议行包皮环切术。传统缝合术与吻合器手术均可有效扩大尿道口暴露范围,术后需保持切口干燥,定期复查愈合情况。
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久坐潮湿环境。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增强皮肤抵抗力。术后恢复期可配合红光照射促进创面愈合,定期随访评估复发风险。
包皮垢长期积聚可能诱发龟头炎、尿道炎甚至阴茎癌,建议每年进行泌尿外科体检。青少年患者需家长协助监督清洁,成人伴侣应共同参与防治。日常可记录分泌物性状变化,就诊时提供详细病史有助于精准用药。游泳或剧烈运动后需加强清洁,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若出现包皮嵌顿、溃疡出血等急症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