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吐奶后可以继续喂奶,但需观察吐奶性质和婴儿状态。生理性吐奶是常见现象,与胃部发育不成熟有关,少量吐奶不影响后续喂养。
1、生理性吐奶的处理:
多数新生儿因贲门括约肌松弛出现溢奶,吐奶量少且无痛苦表情。喂奶后应将婴儿竖抱拍嗝15-20分钟,采用45度斜坡卧位减少反流。哺乳时注意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吸入空气,母乳喂养者母亲需限制咖啡因摄入,配方奶喂养需检查奶嘴孔大小是否合适。
2、病理性吐奶的识别:
若呕吐呈喷射状、伴随哭闹或体重不增,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牛奶蛋白过敏等有关。病理性呕吐常伴有血丝、胆汁样物或反复呛咳,此时应暂停喂养并记录呕吐频率。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者呕吐物不含胆汁但呈进行性加重,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喂养后保持婴儿上半身抬高30度,两次喂奶间隔2-3小时。母乳喂养母亲需避免辛辣食物,人工喂养可尝试水解蛋白配方粉。发现呕吐物带血丝、呼吸急促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日常可通过生长曲线监测营养摄入是否充足。每次喂奶量减少10-15毫升并增加喂养频率,喂奶后避免立即更换尿布或剧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