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新生儿维生素AD滴剂补充周期需结合喂养方式、生长发育情况综合判断,一般建议持续补充至2-3岁。

1、母乳喂养:

纯母乳喂养新生儿需从出生后数天开始补充维生素AD滴剂。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难以满足婴儿每日400IU的需求量,维生素A在母乳中的浓度也受母亲饮食影响。建议每日补充维生素A1500IU、维生素D400IU,持续至添加辅食后根据饮食结构调整。

2、配方奶喂养:

配方奶粉喂养的新生儿需计算每日奶量中维生素AD含量。多数配方奶每100ml含维生素D40-60IU,若每日奶量达1000ml可满足需求。但早产儿、低体重儿仍建议额外补充,具体剂量需遵医嘱调整。

3、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新生儿需根据母乳与配方奶比例调整补充量。建议先按纯母乳喂养标准补充,待配方奶摄入量超过800ml/天时可逐渐减量。定期监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有助于判断补充效果

4、辅食添加期:

婴儿6月龄添加辅食后,可通过动物肝脏、蛋黄、深海鱼等食物获取维生素AD。但我国膳食指南仍建议持续补充至2-3岁,因幼儿期饮食结构不稳定,且日照时间不足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

5、特殊情况:

早产儿、双胞胎、慢性腹泻患儿需要延长补充时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高风险婴儿可能需补充至青春期。北方高纬度地区、冬季出生的婴儿建议每年秋冬季持续补充,夏季可适当减量。

日常护理中需注意维生素AD的协同补充,避免单独大剂量补充某一种。坚持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辅食期逐步引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泥、南瓜泥。定期儿童保健体检时需评估囟门闭合、骨骼发育情况,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可每半年进行一次。出现多汗、夜惊等疑似缺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调整补充方案。

上一篇:脂肪肝应该挂什么科室 下一篇:眼睛几度为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