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产褥感染可通过保持清洁、规范医疗操作、合理营养、监测体温、及时就医等方式预防。产褥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产道损伤、贫血、胎膜早破、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清洁护理:

产后需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更换消毒卫生巾,避免盆浴。恶露排出期间禁止性生活,防止病原体逆行感染。哺乳前后用温水擦拭乳头,保持乳房清洁干燥。

2、医疗防护:

分娩时严格无菌操作,会阴侧切伤口需每日消毒。剖宫产患者术后按时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医护人员接触产妇前需规范手部消毒,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3、营养支持:

产后饮食需包含鸡蛋、瘦肉、菠菜等高铁食物纠正贫血。适量摄入猕猴桃、鲜枣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促进伤口愈合。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避免泌尿系统感染。

4、体温监测:

产后每日测量体温3次,持续超过38℃需警惕感染。观察恶露颜色气味,出现脓性分泌物或腐臭味提示子宫内膜炎。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可能发展为乳腺炎。

5、感染处理:

出现发热寒战需进行血常规、CRP检测评估感染程度。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严重盆腔脓肿需行腹腔镜引流术清除病灶。

产后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选择鲫鱼豆腐汤、红豆薏米粥等促进恶露排出的食疗方。保持居室通风每日2次,每次30分钟,被褥定期阳光暴晒消毒。出现持续腹痛、异常阴道流血等症状应立即至妇产科急诊就诊。

上一篇:高考前吃什么汤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