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通过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药物治疗,通常由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减退、遗传因素、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引起。
1、口服降糖药:
二甲双胍作为一线用药,通过抑制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格列美脲等磺脲类药物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者。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餐后血糖升高明显者可选用。
2、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或口服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胰岛素替代治疗。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控制餐后血糖,长效胰岛素维持基础水平。胰岛素治疗可能与自身免疫破坏β细胞、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
3、GLP-1受体激动剂:
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药物通过延缓胃排空、促进胰岛素分泌发挥作用。这类药物可能与肠促胰素效应减退有关,常见恶心、腹胀等胃肠道反应。需配合饮食控制,尤其适合肥胖型糖尿病患者。
4、SGLT2抑制剂:
达格列净、恩格列净通过抑制肾脏葡萄糖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该类药物使用可能与肾小管功能异常有关,可能出现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心肾获益显著,但需注意监测血容量状态。
5、联合用药策略:
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可协同降糖。胰岛素与GLP-1受体激动剂联用能减少胰岛素用量。治疗方案需根据胰岛功能、并发症情况个体化调整,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评估疗效。
糖尿病患者需长期坚持饮食管理,每日主食控制在200-300克,优选燕麦、荞麦等低GI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定期监测指尖血糖和并发症筛查,足部护理预防溃疡,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有助于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