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资讯 > 资讯详情

“EFQM全球奖”的“扬子江样本”

发布时间:2025-10-29 14:09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当地时间10月16日晚,EFQM可持续绩效会议暨2025全球奖颁奖典礼在西班牙举办。扬子江药业集团(以下简称扬子江)获颁“EFQM全球奖”RbE现场评审“七星认证”证书。这一沉甸甸的证书,标志着扬子江管理成熟度的再次提升。

在质量管理领域,世界三大质量奖之一的“EFQM全球奖”被视为组织检验自身管理成熟度的“试金石”。2021年,扬子江首次获得五星级“EFQM全球奖”,标志着其在质量管理领域得到国际权威机构认可。然而,这家以“大质量”为抓手的医药健康企业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以评奖为契机,开启了新一轮的管理革新。今年4月,扬子江在向更高级别进阶中收获了全球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这距离其上一次荣膺五星级“EFQM全球奖”,仅仅过去约50个月。

对标先进,以全球视野驱动内部革新

在一些企业看来,开展国际奖项评选或许是追求的终点,但对于扬子江而言,这恰恰是驱动内部持续变革的起点。

“获奖本身不是目的,导入EFQM模型,要通过这个‘抓手’,来推动集团内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徐浩宇不止一次表明申奖对于扬子江高质量发展的意义。这份始于2020年的“卓越追求”,其核心逻辑是对标国际先进,与全球顶尖实践看齐。

作为全球先进管理方法,EFQM模型并非一套僵化的规则制度,而是一个动态、系统的管理体系。它集合了全球专家的智慧,凝结了无数优秀组织的成功经验。扬子江要做的,就是主动将自己置于这面“世界镜子”前,接受严苛的审视。

图为EFQM RbE评审专家组在现场的合影

2025年4月14日至18日,这场审视如期而至。来自德国、英国、葡萄牙、西班牙和中国的5位全球评审专家,组成了阵容强大的评审团。在紧张有序的现场评审中,他们严格依据EFQM模型,从战略执行、文化落地、创新机制到运营绩效,对扬子江进行了全方位的“体检”。访谈30场,问答450余次……这组数字背后,是一次对企业管理肌理的深度探析。

“评审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极其宝贵的学习和诊断。”扬子江药业集团质量体系负责人表示。专家们既肯定了扬子江在质量和产品安全等方面的五大优势,也给出了中肯且具有建设性的改进建议。这正是扬子江所渴求的——通过外部视角,发现那些在内部惯性中难以察觉的“盲区”与“短板”。

正如徐浩宇在评审末次会上所强调的:“此次评审是扬子江发展的全新起点。”这份追求,超越了奖项本身,成为一种内生性的革新动力,驱动着这家医药巨头在全球化的管理语境下,不断校准航向,向世界一流迈进。

对照细则,让先进理念落地生根

数字赋能高质量生产,图为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车间

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转化为企业日常运营的“肌肉记忆”,是一场艰巨的攻坚战。EFQM模型包含三大支柱、七大准则、29项细则和160个项目指导要点,它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上至使命愿景、战略文化,下至每一个流程、每一次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动。

“准备工作量相当庞大。”参与“EFQM全球奖”申报的扬子江旗下工厂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坦言,“要把这么多全球提炼的优秀做法,跟扬子江的管理现状一一对应起来,还要对自己的做法,进行比较、总结、提炼,最后形成申报材料。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我们自身工作彻底地反思和自评。”

这已远超传统质量管控的范畴,更像是一次全集团的管理体系“总集成”。如何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让各个部门用同一种“管理语言”来梳理和呈现自己的工作,成为关键。然而,正是在这种“对照细则”的笨功夫中,先进的管理理念穿透层级,真正落地生根。

最大的挑战,来自思维模式的转型。EFQM模型是赋能型、协同型思维,扬子江积极融合应用,如表现在供应商管理上,更聚焦在如何更好“赋能”供应商,实现共同成长上。这种转变,是对企业治理哲学的一次升华。

为了让理念不止于口号,扬子江设计了一系列扎实的落地举措。在贯彻落实“高质 惠民 创新 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时,扬子江不仅仅是将八个字挂在墙上,而是通过设立“最佳质量工厂”“创新精英奖”等奖项以及系统考评机制,引导和激励员工将抽象的文化内化为具体行为,形成了一种全员参与的文化氛围。

扬子江药业集团总部厂区全貌

为了让革新系统化、常态化,扬子江开启了一系列“主题元年”。2022“学习元年”,扬子江学堂应运而生,体系化地提升基层、中层和高管的综合能力,打开全员视野。2023“合规元年”,集团成立ESG办公室,确立“以合规立心 以质量立身”的合规理念。2024“数智元年”和2025“大健康元年”,则分别瞄准了未来发展的两大引擎:数字化创新转型升级和打造企业的“第二成长曲线”。

4年中,扬子江从管理、员工精神面貌、工作质量,包括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得到持续改进提升。这一系列围绕EFQM模型展开的、环环相扣的战略举措,让卓越管理的基因,深植于企业的血脉之中。

全面本土化,让EFQM模型之花在扬子江盛开

引入国际标准,最讳的是“水土不服”。扬子江的智慧在于,从未全盘照搬,而是致力于深刻的“本土化”再造,让这朵来自欧洲的“管理之花”绚烂绽放。

为此,扬子江打造了一系列EFQM模型企业化的系列课程,旨在嫁接国际标准,深植本土土壤,最终培育出属于自己的卓越果实。

扬子江学堂在其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将EFQM准则的内容,用扬子江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一套人人可学的课件。这意味着,那些全球通用的管理术语,被替换成了扬子江人熟悉的内部案例、实践故事和管理语境。

这门名为《让EFQM之花在扬子江盛开》的课程,被纳入了覆盖全员的三级培训体系。从新员工的“我心飞扬”集训营,到社招员工的文化融入;从针对基层干部的“扬帆训练营”,到中层的“扬旗训练营”,再到高管的“扬名”课程……EFQM的理念被拆解、融入不同层级员工的必修课中。让EFQM模型不再是一本放在书柜里的手册,而是变成所有扬子江人工作中下意识的思维模式和共同的工作语言。这种全面的、深度的本土化实践,使得EFQM模型不再是外来的“和尚”,而是内化为扬子江管理模式的坚实底座。

扬子江药业集团坚持守正创新,高质量推进新药研发,图为集团药物研究院大楼

从对标世界到内化于心,从对照细则到落地生根,再到全面本土化后的花开满园,扬子江用4年多的时间,书写了一个关于中国企业与世界顶级管理标准如何共舞的精彩故事。

扬子江的实践再次证明,追求卓越并非一场追逐奖项的短跑,而是一场关乎思维变革、体系变革和文化变革的马拉松。在导入EFQM模型的过程中,扬子江不仅实现了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还为中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扬子江样本”。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从“多发转移”到“病灶无活性” ——河北一洲肿瘤医院多学科联合精准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