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是由疥螨寄生在皮肤表层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可能由直接皮肤接触、间接接触污染物、免疫力低下、居住环境拥挤、卫生条件差等原因引起。
1、直接皮肤接触
疥疮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长时间皮肤直接传播,例如握手、拥抱或性接触。疥螨在宿主皮肤上挖凿隧道并产卵,导致剧烈瘙痒和皮疹。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是预防的关键,患者需单独使用寝具并接受隔离治疗。
2、间接接触污染物
共用被褥、衣物或毛巾可能传播疥螨,疥螨在体外可维持活性数日。使用高温清洗或密封存放污染物能有效灭螨。集体生活环境如学校、养老院需加强物品消毒,防止群体性传播。
3、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老年人因免疫功能受损,更易感染且症状较重。这类人群可能出现结痂型疥疮,表现为厚痂皮和广泛皮疹,需配合全身药物治疗和免疫调节。
4、居住环境拥挤
人员密集空间如监狱、宿舍会加速疥螨传播。通风不良和近距离生活接触使疥螨更易在人群中扩散。改善居住密度、定期环境消杀可降低感染概率。
5、卫生条件差
缺乏清洁用水和换洗衣物会助长疥螨繁殖。贫困地区或流动人口聚居地发病率较高。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和健康宣教对阻断传播链有重要作用。
疥疮患者应使用医生处方的硫磺软膏、苯甲酸苄酯搽剂等杀螨药物,所有密切接触者需同步治疗。衣物床单需60℃以上烫洗,无法清洗物品密封放置两周。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搔抓,继发感染时需配合使用抗生素。集体单位发现病例时应立即启动环境消杀和健康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