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多数情况下可以治好。治疗效果取决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是否及时接受规范治疗。
一、可逆性肝功能异常的治疗:
由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或药物性肝损伤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早期干预效果较好。调整生活方式是关键,需戒酒、避免肝毒性药物,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补充水飞蓟素、甘草酸制剂等护肝药物可促进肝细胞修复。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症状时,建议每日摄入30克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
二、慢性肝病的长期管理:
慢性乙肝、丙肝导致的肝功能异常需抗病毒治疗,选用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等药物控制病毒复制。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每3个月需检测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失代偿期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2克。门静脉高压患者可考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食管静脉曲张者可行内镜下套扎术。
三、终末期肝病的治疗选择:
肝癌或肝功能衰竭患者需评估肝移植指征,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70%。肝移植术后需终身服用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术后1年内每周监测血药浓度。姑息治疗阶段需每日补充支链氨基酸制剂,控制血氨水平低于60μmol/L。
肝功能异常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蒸煮为主,每日蔬菜摄入不少于500克,限制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夜间11点前入睡有助于肝脏修复。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乙肝患者需每6个月检测HBV-DNA载量。出现皮肤黄染、腹围增大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