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应优先挂消化内科或肝病科,病情复杂时可转诊至肝胆外科或感染科。就诊科室选择主要与病因、并发症及治疗阶段有关。
1、消化内科:
作为肝硬化首诊科室,消化内科负责肝功能评估和基础治疗。医生会通过血液生化检查如ALT、AST、白蛋白、影像学检查超声或CT判断肝纤维化程度,针对早期肝硬化开具抗纤维化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并制定营养支持方案。
2、肝病专科:
专科医院或三甲医院的肝病科对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更具针对性。可进行高精度病毒载量检测HBV-DNA/HCV-RNA,提供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等方案,同时监测肝癌风险。
3、肝胆外科:
出现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符合肝移植指征时需转诊。外科团队可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脾切除手术等介入治疗,终末期患者可评估肝移植可行性。
4、感染科:
乙肝、丙肝等传染性肝病活动期导致的肝硬化,需在感染科进行隔离治疗。科室配备病毒耐药基因检测设备,能调整抗病毒用药方案,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5、急诊科:
突发呕血、意识障碍等肝硬化急症需立即急诊处理。急诊科可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止血,实施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稳定后转入专科病房。合并肝性脑病时需紧急降血氨治疗。
肝硬化患者日常需严格禁酒并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钠盐摄入应低于2克。推荐食用支链氨基酸丰富的食物如豆腐、鸡胸肉,避免坚硬粗糙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定期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出现下肢水肿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复诊。睡眠宜采取半卧位减轻腹水压迫,避免使用镇静类药物。心理方面可通过加入病友互助小组缓解焦虑情绪,家属需学习肝性脑病早期识别方法如计算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