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堵塞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功能评估确诊,主要检查方式有泌尿系统超声、CT尿路造影、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核素肾动态显像。
1、泌尿系统超声:
超声检查是筛查输尿管堵塞的首选方法,可直观显示肾盂积水程度及输尿管扩张范围。高频探头能发现直径大于5毫米的结石,对孕妇和儿童等需避免辐射的群体尤为适用。超声还可评估肾脏实质厚度,间接判断梗阻持续时间。
2、CT尿路造影:
CT尿路造影能三维重建尿路结构,对结石的检出率超过95%,可精确定位梗阻部位。非增强CT能识别尿酸结石等X线透光结石,增强扫描则可显示肿瘤压迫或腹膜后纤维化等病因。该检查对手术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3、静脉肾盂造影:
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观察尿路排泄情况,能动态评估分肾功能及尿流动力学改变。典型表现为造影剂在梗阻部位突然中断,远端输尿管不显影。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含碘造影剂,必要时可改用磁共振尿路成像。
4、逆行尿路造影:
经膀胱镜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输尿管,适用于常规造影失败或碘过敏患者。该检查能清晰显示输尿管腔内病变如肿瘤、狭窄的具体形态,同时可进行输尿管支架置入等治疗操作。属于有创检查,需在麻醉下进行。
5、核素肾动态显像: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评估分肾功能和尿流速率,对判断梗阻是否需手术干预具有重要价值。利尿剂肾图能鉴别机械性梗阻与功能性扩张,GFR测定可量化肾功能损害程度。该检查无辐射损伤,可重复进行。
确诊输尿管堵塞后应限制高嘌呤饮食以防尿酸结石加重,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3000毫升以促进小结石排出。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结石移位引发肾绞痛,出现发热或持续腰痛需立即就医。长期梗阻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根据病因选择药物排石、输尿管镜碎石或开放手术等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