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炎不会传染给其他人。酒精性肝炎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炎症,属于非传染性疾病,与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完全不同。
酒精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乙醇代谢产物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有关。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脏内乙醛堆积,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介质释放,进而造成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典型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黄疸等,严重者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酒精性肝炎的日常管理:
戒酒是治疗的核心措施,需完全停止酒精摄入。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的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豆制品、新鲜果蔬等。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有助于改善肝功能。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医疗干预措施:
中重度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合并营养不良者可补充支链氨基酸。出现肝衰竭倾向时可能需要人工肝支持治疗或肝移植评估。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腹部超声等检查。
患者家属应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建立戒酒信心。家庭环境需清除所有酒精饮品,避免诱发复饮。可鼓励参加戒酒互助小组,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替代饮酒行为。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性格改变、嗜睡等肝性脑病前兆,出现异常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肝功能恢复,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饮食上注意控制盐分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腹水患者需限制在2-3克。可适量食用蜂蜜、红枣等具有保肝作用的食材,避免腌制、熏烤及含防腐剂的加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