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后通常需要服用抗生素、促进子宫收缩药物和止痛药三类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开具处方。常用药物包括头孢类抗生素、益母草颗粒和布洛芬等。
1、抗生素: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临床常用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广谱抗生素,这类药物能有效覆盖常见致病菌。用药期间需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完整疗程通常为3-5天。存在盆腔炎病史或术中出血量较大者可能需要延长用药周期。
2、宫缩药物:
益母草颗粒、缩宫素等药物能促进子宫复旧,帮助残留组织排出并减少出血。这类中成药含益母草、当归等成分,通过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力达到治疗效果。用药后可能出现阵发性下腹隐痛,属正常药物反应。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超过10天需及时复诊。
3、止痛药物: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术后腹痛。选择药物时需考虑胃肠耐受性,存在胃溃疡病史者建议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可能提示感染,需立即就医排除子宫内膜炎等并发症。
4、铁剂补充:
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补铁药物适用于术中失血较多者。流产后血红蛋白低于110g/L时建议补充铁剂2-3个月,同时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用药期间可能出现黑便,需与消化道出血鉴别。
5、激素调节:
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可用于流产后月经周期重建。这类药物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帮助子宫内膜修复。常规使用1-2个周期,有血栓病史或35岁以上吸烟者禁用。
流产后饮食应保证每日90克优质蛋白质摄入,推荐鱼肉、禽蛋及豆制品。搭配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补充铁和叶酸,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术后1周内以卧床休息为主,2周后逐步恢复低强度运动如散步。保持会阴清洁,1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术后7-10天需复查超声了解宫腔恢复情况。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阴道分泌物异味等感染征兆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