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坏死可能由深龋、外伤、牙周病、细菌感染、牙齿磨损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牙齿变色、自发痛、冷热刺激痛、咬合痛、牙龈肿胀等症状。
1、牙齿变色:
牙髓坏死后牙齿内部组织失去活性,血红蛋白分解产物渗透到牙本质小管中,导致牙齿呈现灰黑色或暗黄色。这种变色通常从牙冠开始向根部蔓延,与正常牙齿形成明显色差。变色程度与坏死时间呈正相关,早期可通过牙髓活力测试确诊。
2、自发疼痛:
坏死牙髓释放炎症介质刺激周围神经,产生阵发性或持续性跳痛,夜间疼痛加剧是典型特征。疼痛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或耳部,常被误认为偏头痛。急性期疼痛剧烈需立即进行开髓减压,慢性期可能转为钝痛或无症状。
3、温度敏感:
坏死牙髓对冷热刺激反应异常,初期表现为冷刺激缓解疼痛的热痛冷缓解现象,后期完全坏死时温度测试无反应。测试时需对比邻牙反应,使用冰棒测试或加热牙胶棒可明确诊断。
4、咬合不适:
牙髓坏死继发根尖周炎时,患牙出现浮出感,咀嚼时疼痛明显。叩诊检查可见垂直叩痛阳性,X线片显示根尖区阴影。可能与根管内厌氧菌感染有关,常见伴发牙龈瘘管形成。
5、牙龈异常:
晚期病例在患牙根尖区出现肿胀或瘘管,按压有脓液渗出。根尖肉芽肿可能导致局部牙龈颜色暗红,探诊易出血。这种情况提示感染已扩散至牙周组织,需配合CBCT评估骨破坏程度。
牙髓坏死患者应避免咀嚼硬物,每日使用含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急性期可暂时用布洛芬缓解疼痛,但需48小时内就诊。治疗期间建议选择温软食物如南瓜粥、蒸蛋,避免极端温度刺激。根管治疗后需佩戴全冠保护,避免牙齿折裂。长期维护建议每年拍摄根尖片监测治疗效果,吸烟患者需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