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急性期通常持续2-4周。急性期是病毒感染后的最初阶段,部分感染者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类似流感的症状,但约30%感染者无明显表现。
急性期症状特点:
急性期症状多出现在感染后2-6周,主要表现为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反应。常见症状包括持续低热38℃左右、全身淋巴结肿大、咽炎伴咽痛、红色斑丘疹多分布于躯干部位、肌肉关节酸痛等。这些症状具有自限性,通常1-3周内自行缓解,容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诊断与检测窗口期:
急性期病毒载量极高但抗体尚未产生,此时需采用核酸检测HIV RNA或DNA才能确诊。抗体检测存在4-6周窗口期,快速检测试纸可能出现假阴性。建议高危行为后24小时内启动暴露后预防,72小时内完成首诊评估。若初步筛查阳性,需通过免疫印迹试验进行确诊。
急性期后进入长达8-10年的无症状期,但病毒仍在持续破坏CD4+T淋巴细胞。确诊后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规范用药可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限以下。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生食或未煮透食物,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同时需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传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