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可以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活血化瘀药或局部封闭治疗。常见病因包括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或跟腱炎,需根据具体诊断选择药物。
1. 非甾体抗炎药:
足底筋膜炎或跟腱炎引发的疼痛常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肿胀和疼痛。需注意胃肠道不适或肾功能异常者慎用,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
2.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
跌打损伤或慢性劳损导致的脚跟痛可配合活血化瘀药物,如云南白药喷雾剂、跌打丸等。此类药物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使用时应避开皮肤破损处,过敏体质者需提前测试。
3. 局部封闭治疗:
顽固性疼痛或跟骨骨刺患者可能需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与麻醉药的混合制剂,如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该疗法能快速消炎镇痛,但一年内不宜超过3次,以免导致肌腱变性或皮肤色素脱失。
日常需减少长时间站立行走,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鞋子,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超重者应控制体重以减轻足部负荷,急性期可冰敷疼痛部位。若持续疼痛超过两周或出现晨僵、红肿发热,需排查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全身性疾病。康复阶段可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训练:面向墙壁双手扶墙,患侧腿后伸,膝关节伸直,足跟贴地保持30秒,每日重复5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