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坏死可通过牙痛特点、牙齿变色、温度测试、叩诊反应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1、牙痛特点:
牙髓坏死早期可能出现剧烈自发性疼痛,夜间加重,冷热刺激诱发疼痛;进展期疼痛可能突然缓解,提示牙髓组织完全坏死。坏死牙髓可能引发根尖周炎,表现为咬合痛或持续性钝痛。
2、牙齿变色:
牙髓坏死2-3个月后,血红蛋白分解产物渗透牙本质,导致牙齿呈灰黑色或暗黄色。变色多从牙冠部开始,与邻牙对比明显。外伤或龋坏导致的牙髓坏死更易出现明显变色。
3、温度测试:
使用冰棒或热牙胶测试牙髓活力,坏死牙髓对温度刺激无反应。测试时需对照健康邻牙,避免假阴性。电活力测试仪显示数值超过80μA无反应时提示牙髓坏死可能。
4、叩诊反应:
轻叩患牙出现明显叩痛提示根尖周组织炎症,常伴随牙髓坏死。急性根尖周炎叩痛剧烈,慢性期叩诊可有不适感。需结合X线检查区分活髓牙与死髓牙的叩诊差异。
5、影像学检查:
根尖X线片显示根尖周低密度影或牙周膜增宽是牙髓坏死的间接证据。CBCT可清晰显示根尖区骨质破坏范围。需注意早期牙髓坏死可能无影像学改变。
建议定期口腔检查,发现牙齿变色或疼痛及时就诊。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保持口腔卫生可延缓病变进展。牙髓坏死确诊后需进行根管治疗,日常可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减少碳酸饮料摄入以保护剩余牙体组织。治疗期间避免吸烟,吸烟可能影响根尖周组织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