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存在致死风险,但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皮肤癌的预后与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属于常见非黑色素瘤皮肤癌,转移率低于5%,经手术切除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黑色素瘤恶性程度较高,若发生远处转移,五年生存率可能降至25%以下。皮肤癌早期多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色素斑、经久不愈的溃疡或快速增大的结节,及时进行皮肤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确诊关键。
规范治疗需根据分期制定方案。原位癌可通过Mohs显微描记手术彻底清除;浸润性癌需扩大切除并配合淋巴结活检;晚期患者需采用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术后需每3-6个月复查皮肤状况,避免紫外线暴晒,使用SPF50+防晒霜。日常应每月自查全身皮肤,重点关注不对称、边缘不规则、颜色不均匀、直径超过6毫米或持续变化的皮损。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每日摄入500克新鲜蔬果,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硒元素。避免吸烟及过量饮酒,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户外活动时穿戴宽檐帽和防晒衣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避免日晒。出现新发皮损、原有痣形态改变或术后切口异常渗液时,应立即至皮肤科就诊。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可参加患者互助团体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