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癌早期可能出现无痛性肿块、面部麻木、吞咽困难、听力下降、面部肌肉无力和持续性耳痛等症状。这些征兆主要由肿瘤压迫周围组织或侵犯神经引起,早期发现可通过手术切除联合放疗提高治愈率。
1、无痛性肿块:
腮腺区缓慢增大的硬质肿块是典型早期表现,约70%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肿块通常位于耳垂下方或下颌角后方,质地坚硬且边界不清,与良性肿瘤的柔软可移动特性形成对比。由于腮腺被致密筋膜包裹,肿瘤生长初期较少引起疼痛,易被误认为淋巴结肿大而延误就诊。
2、面部麻木:
肿瘤侵犯面神经颧支或颊支时,会出现同侧面颊部蚁走感或感觉减退。这种神经症状在腺样囊性癌中更为常见,因该类型肿瘤具有嗜神经生长特性。早期可能表现为偶尔的面部刺痛,随着神经浸润加重会发展为持续性麻木,严重者可影响咀嚼功能。
3、吞咽困难:
当肿瘤向深部生长压迫咽旁间隙时,可能引起吞咽异物感或进食梗阻。约15%患者早期出现该症状,尤其常见于肿瘤位于腮腺深叶者。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唾液分泌减少导致的口干,这与肿瘤阻塞腮腺导管或破坏腺体组织有关。
4、听力下降:
腮腺肿瘤增大可能压迫外耳道软骨部,导致传导性听力障碍。部分患者早期表现为耳闷塞感或耳鸣,易被误诊为中耳炎。若肿瘤侵犯颞骨岩部,还可引起眩晕等内耳症状,这种情况提示肿瘤已进入进展期。
5、面部肌肉无力:
面神经主干受压可导致间歇性面肌抽搐,后期发展为贝尔面瘫样表现。患者可能出现鼓腮漏气、闭眼不全或口角歪斜,这种运动神经损伤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生率是良性肿瘤的8倍。肌电图检查可早期发现神经传导异常。
6、持续性耳痛:
约20%患者出现放射性耳痛,表现为耳深部钝痛并向颞部放射。这种疼痛与肿瘤侵犯耳颞神经或触发肌肉痉挛有关,夜间平卧时可能加重。不同于炎症性耳痛,癌性疼痛通常对常规止痛药反应较差。
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结合增强CT或MRI明确肿瘤范围。术后建议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康复期可进行面部肌肉按摩预防瘢痕粘连,定期复查需包括头颈部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测。日常注意避免患侧长时间受压,出现新发疼痛或肿块增大应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