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贫血可通过血常规检查中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数值进行判断,妊娠期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可诊断为贫血。
贫血在孕妇中较为常见,主要与妊娠期生理性血容量增加、铁需求量上升有关。典型表现包括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或注意力不集中。临床诊断需结合实验室检查,除血红蛋白指标外,血清铁蛋白低于15微克/升提示铁储备不足,属于缺铁性贫血。
1、贫血的临床分级: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为100-109克/升,通常无明显症状;中度贫血70-99克/升伴随活动后心慌气短;重度贫血低于70克/升可能引发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贫血以缺铁性为主,约占全部病例的75%,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类型鉴别。
2、日常监测与干预措施:
孕中期起建议每月监测血常规,发现贫血应及时补充铁剂。膳食中增加动物肝脏、红肉、菠菜等富铁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质吸收,餐后两小时再服用铁剂可减少胃肠道刺激。适当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预防贫血需从孕前开始储备铁元素,整个孕期铁需求总量约1000毫克。除均衡饮食外,建议选择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制剂,孕中晚期每日需元素铁30-60毫克。出现指甲脆裂、异食癖等非典型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重度贫血可能需静脉补铁或输血治疗。定期产检配合营养指导可有效控制贫血进展,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