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手脚肿胀多数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高温环境下血管扩张、体液滞留是常见原因,但需排除病理性因素。
一、生理性肿胀的成因与应对
高温会促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组织间隙液体增多。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加重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盐分摄入过量可能引发水钠潴留。建议避免烈日暴晒,每隔1小时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每日盐分摄入控制在5克以内。选择透气鞋袜,休息时抬高肢体15厘米有助于缓解症状。
二、需警惕的病理性肿胀特征
持续肿胀伴随皮肤发硬、按压凹陷需考虑心脏功能不全或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黏液性水肿,表现为非凹陷性肿胀。静脉曲张患者会出现晨轻暮重的下肢肿胀,淋巴水肿常见单侧肢体持续性增粗。若肿胀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随呼吸困难、尿量减少,应及时进行心电图、肾功能和甲状腺功能检测。
日常可食用冬瓜、薏仁等利水食材,避免穿紧身衣物压迫血管。适度游泳能改善循环功能,水中散步每次30分钟为宜。夜间睡眠时垫高四肢,定期监测晨起体重变化,单周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需就医排查。注意观察肿胀是否伴随皮肤温度升高或颜色改变,这些可能是血栓形成的警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