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需注意营养均衡、适度运动、定期产检、心理调适及规避风险因素,以保障母婴健康。
1、营养补充:
孕期需增加叶酸、铁、钙等关键营养素摄入。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可通过菠菜、西兰花等深绿色蔬菜补充;铁元素支持血红蛋白合成,红肉、动物肝脏是优质来源;钙质促进胎儿骨骼发育,每日建议摄入牛奶500ml或等量乳制品。避免生食、酒精及高汞鱼类,控制咖啡因摄入量每日不超过200mg。
2、产检监测:
建立系统产检计划,孕早期完成NT超声及血清学筛查,孕中期进行大排畸超声和糖耐量试验,孕晚期监测胎心胎位。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孕妇需增加监测频率,出现阴道流血、持续腹痛或胎动异常时立即就医。
3、运动管理:
选择低冲击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孕妇瑜伽,每周累计150分钟。避免仰卧运动、高温瑜伽及有跌倒风险的项目,运动时心率控制在140次/分钟以下。骨盆底肌训练可降低分娩损伤风险,从孕16周起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
4、心理调节:
激素变化易引发情绪波动,可通过正念冥想、孕期日记等方式缓解焦虑。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分娩知识,与伴侣共同参与胎教活动。重度抑郁或焦虑需寻求专业心理咨询,避免自行服用精神类药物。
5、风险规避:
远离辐射、化学毒物及二手烟环境,孕早期避免泡温泉或接触宠物粪便。谨慎使用药物,必需用药时选择FDA妊娠B/C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低分子肝素。乘坐交通工具系好安全带,孕晚期避免长途旅行。
保持规律作息与充足睡眠,卧室温度维持在18-22℃。选择棉质透气衣物及有支撑功能的孕妇内衣,孕中晚期采用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出现下肢水肿时抬高肢体,体重增长控制在11-16kg范围内。学习拉玛泽呼吸法为分娩做准备,产后护理用品需提前备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