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可能由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呼吸困难等原因引起。
1、发热:
体温超过37.3℃是常见首发症状,多呈持续性中低热。部分患者伴随寒战或出汗,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物理降温无效或体温超过38.5℃需考虑药物干预。
2、干咳:
无痰的刺激性咳嗽是典型表现,夜间加重多见。咳嗽持续时间超过两周需警惕肺纤维化风险。避免刺激性气体吸入,保持室内湿度50%-60%可缓解症状。
3、乏力:
肌肉酸痛和极度疲倦感显著,严重者可能出现起床困难。与病毒消耗机体能量、细胞因子风暴有关。建议每日午休30分钟,逐步恢复活动量。
4、感官异常:
约68%患者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多持续2-4周。与病毒攻击嗅神经上皮细胞相关。可尝试柠檬、丁香等气味训练促进恢复。
5、呼吸障碍:
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低于93%。与肺泡损伤、肺间质病变相关。居家可采取俯卧位通气,必要时需氧疗支持。
建议每日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肉,配合八段锦等温和运动。保持每日2000ml饮水,监测指脉氧变化。出现胸痛、意识模糊等危重症状需立即就医。康复期可能出现脱发、记忆力下降等后遗症,需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