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肿瘤可分为良性、癌前病变和恶性三大类,主要包括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
1、脂溢性角化病:
脂溢性角化病是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典型表现为褐色或黑色隆起性斑块,表面呈天鹅绒样或疣状,好发于面部、躯干等皮脂腺丰富区域。该病变与紫外线暴露和皮肤老化相关,通常无需治疗,若影响美观可通过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处理。
2、日光性角化病:
日光性角化病属于癌前病变,长期紫外线损伤导致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生。表现为红色鳞屑性斑片,触摸有砂纸样粗糙感,好发于曝光部位。约10%可能进展为鳞状细胞癌,建议采用冷冻治疗、局部使用5-氟尿嘧啶软膏或光动力疗法干预。
3、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生长缓慢但具有局部侵袭性。典型表现为珍珠样光泽的结节伴毛细血管扩张,中央可形成溃疡。好发于头颈部,与紫外线累积暴露密切相关。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Mohs显微描记手术可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
4、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是第二常见的皮肤癌,可发生转移。临床表现为硬结或溃疡性肿物,表面可有角质增生。长期日光暴露、慢性炎症刺激及免疫抑制是其高危因素。早期病变可通过手术切除,晚期需结合放疗和靶向治疗,转移病例五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5、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皮肤肿瘤,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特征为不对称、边缘不规则、颜色不均的色素性皮损,可快速增大。ABCDE法则不对称、边界不清、颜色多样、直径大于6mm、进展变化有助于早期识别。治疗需广泛切除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晚期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系统治疗。
日常需做好防晒措施,使用广谱防晒霜并避免正午阳光直射。定期进行皮肤自查,关注原有痣的形态变化或新发皮损。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年接受专业皮肤镜检查,发现可疑皮损应及时活检确诊。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抗氧化物质,避免吸烟等危险因素。皮肤肿瘤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规范化治疗可使多数患者获得良好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