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通过典型症状结合医学检查确诊。该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疸及胆汁酸水平升高,需通过血液检测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一、典型症状识别: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最突出的症状是皮肤瘙痒,多始于手掌和脚掌,逐渐蔓延至全身,夜间尤为明显。瘙痒程度因人而异,严重者可影响睡眠。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度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这些症状通常在妊娠中晚期出现,分娩后迅速消退。
二、实验室检查指标:
确诊需依赖血液检测,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是诊断的关键指标,通常超过10μmol/L。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轻度升高,胆红素可能正常或轻度增高。胆汁酸检测需空腹进行,结果异常时应重复检测以确认。
三、鉴别诊断要点:
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瘙痒和肝功能异常的疾病,如妊娠期过敏性皮肤病、病毒性肝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病毒性肝炎患者多有流行病学史和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起病急骤,伴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和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果。适度运动如散步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可减轻瘙痒感,避免抓挠以防皮肤破损感染。定期产检监测胎儿情况至关重要,出现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