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病人出院后需要营养治疗。手术和化疗会显著影响消化功能,合理的营养支持能促进伤口愈合、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一、营养治疗的核心目标:
胃癌术后常见胃容量缩小、消化酶分泌不足,需通过高蛋白、易吸收的饮食弥补营养缺口。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先选择鱼肉、蛋清、豆腐等低脂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以米粥、软面条等低纤维主食为主,避免粗粮刺激肠道。脂肪摄入需严格控制,采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
二、分阶段营养干预方案:
术后1-2周以流质和半流质饮食为主,如藕粉、蒸蛋羹,每日6-8餐少量进食。2-4周逐步过渡到软食,可添加肉末、菜泥。化疗期间若出现恶心呕吐,需补充维生素B6和锌制剂缓解症状。长期恢复期需监测血清前白蛋白等指标,必要时使用短肽型肠内营养粉补充能量。
日常饮食需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避免烧烤、腌制品。餐后保持30分钟坐位姿势,预防反流性食管炎。每周进行3次15分钟散步,逐步提升运动量至每日30分钟。若持续存在腹泻、贫血或体重下降超过5%,需及时复诊调整营养方案。家属应学习食物称重和营养记录,定期与临床营养师沟通评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