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和烫伤在医学上属于不同类型的皮肤损伤,主要区别在于致伤原因。烧伤通常由火焰、高温物体或电流等直接接触导致,烫伤则多因热水、蒸汽或热液等高温液体引起。两者在损伤深度、临床表现及护理方式上存在差异。
烧伤的损伤机制以干热为主,常见于火焰灼伤或电击伤。皮肤接触高温物体时,局部组织迅速脱水坏死,形成焦痂,可能伴随深层组织损伤。烧伤创面通常边界清晰,疼痛感剧烈,严重时可累及肌肉甚至骨骼。临床处理需优先清除致伤源,评估烧伤面积和深度,三度烧伤往往需要植皮手术修复。
烫伤主要由湿热导致,例如沸水泼洒或蒸汽接触。与烧伤相比,烫伤创面多呈现红肿、水疱等湿润性损伤特征,疼痛程度与温度和作用时间相关。浅二度烫伤常见完整水疱形成,处理不当易继发感染。紧急处理需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避免撕脱表皮,多数情况下通过规范换药可愈合。
无论是烧伤还是烫伤,受伤后都应立即脱离热源,用清洁冷水持续降温15-20分钟。避免使用冰块直接冷敷或涂抹牙膏等偏方,防止二次损伤。深度创面需专业清创处理,预防感染和瘢痕形成。日常需注意厨房用火安全,使用热水器时调节适宜温度,儿童活动区域应远离热源。出现大面积损伤或面部、关节等特殊部位受伤时,必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