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鳞屑和瘙痒,常见症状包括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银白色鳞屑脱落以及局部皮肤干燥紧绷。
1、红色斑块:
早期皮损通常为针尖至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逐渐扩大融合成边界清晰的浸润性斑块,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好发于头皮、肘部、膝盖等易摩擦部位,斑块基底呈暗红色,轻轻刮除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
2、银白鳞屑:
皮损表面覆盖疏松的云母状鳞屑,轻轻刮擦即可脱落,鳞屑反复生成是本病特征。鳞屑堆积较厚时呈蛎壳状,刮除后下方可见半透明薄膜,继续刮破薄膜会出现露珠样出血点,称为Auspitz征。
3、皮肤瘙痒:
约半数患者伴有轻度至中度瘙痒,尤其在皮损进展期明显。瘙痒程度与皮损面积不一定相关,夜间温度升高时可能加重。搔抓会导致同形反应,使原有皮损扩大或出现新皮损。
4、干燥紧绷:
病变区域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角质层水分丢失加快,表现为局部皮肤干燥、脱屑和紧绷感。冬季气候干燥或过度清洁时症状加重,严重时可能出现皲裂和疼痛。
5、指甲改变:
约30%早期患者出现指甲点状凹陷,表现为甲板表面散在顶针样小坑。部分患者甲板增厚浑浊,远端甲床分离形成油滴样改变,严重时出现甲板纵嵴或横沟。
建议保持皮肤湿润,每日使用含尿素或乳酸的保湿剂;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选择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适度晒太阳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需避开正午强光。饮食注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限制酒精及辛辣刺激食物。皮损面积超过体表3%或影响生活质量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评估系统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