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炎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常见用药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1、轻度活动期治疗:
氨基水杨酸制剂是首选药物,如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等。这类药物能抑制肠道炎症反应,缓解腹泻、腹痛症状。部分患者可配合使用肠道益生菌调节菌群平衡,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2、中重度活动期治疗: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对氨基水杨酸制剂无效的中重度患者,常用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等。症状控制后需逐渐减量,不可突然停药。对于激素依赖或无效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素。重症患者可能需要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进行诱导缓解。
3、维持缓解期治疗:
症状缓解后仍需长期维持治疗以防复发,通常选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小剂量维持。部分患者需持续使用免疫抑制剂,用药期间每3-6个月复查肠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合并焦虑抑郁情绪者,可配合心理疏导改善症状。
日常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高脂食物,选择低渣、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进行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注意腹部保暖,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病情恢复。出现持续发热、便血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