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粘连是指胎盘异常附着于子宫壁,无法在分娩后自行剥离的病理状态,主要与子宫内膜损伤、胎盘位置异常、多次流产史、子宫手术史、感染等因素有关。
1、子宫内膜损伤:
多次刮宫、人工流产或宫腔操作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蜕膜形成缺陷。胎盘绒毛直接侵入子宫肌层,临床表现为产后出血量增多,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必要时行清宫术或宫腔镜治疗。
2、胎盘位置异常:
前置胎盘或低置胎盘时,子宫下段肌层薄弱易发生粘连。这类孕妇妊娠晚期可能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分娩后需警惕大出血风险,常需采用子宫动脉栓塞等介入治疗手段。
3、多次流产史:
3次以上人工流产史者发生风险增加5倍。反复宫腔操作造成子宫内膜修复不全,胎盘植入深度与流产次数呈正相关。这类患者建议分娩前进行MRI评估植入程度。
4、子宫手术史:
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等会在子宫形成瘢痕组织。胎盘若附着于瘢痕部位,绒毛可能穿透瘢痕形成植入,严重时需行子宫切除术控制出血。
5、感染因素:
子宫内膜炎或产褥感染会改变子宫内膜容受性。炎症因子刺激绒毛过度侵蚀肌层,此类患者常伴有发热、恶露异味等感染征象,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预防胎盘粘连需重视孕前检查,有高危因素者应在三级医院建档。妊娠期间控制血糖血压,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产后注意观察出血量,坚持母乳喂养促进子宫收缩,补充含铁食物纠正贫血,6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异常阴道排液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