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D-二聚体升高需结合凝血功能评估分娩方式,轻度升高无血栓症状者可尝试顺产,重度升高或伴血栓形成倾向需剖宫产。D-二聚体升高可能由妊娠期高凝状态、静脉血栓、子痫前期、胎盘早剥、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因素引起。
1、生理性高凝:
妊娠期血液处于生理性高凝状态,孕晚期D-二聚体可达非孕期的3-4倍。若无下肢肿痛、呼吸困难等血栓症状,胎心监护正常,可在严密监测下选择顺产。建议每日饮水2000ml,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
2、静脉血栓风险:
D-二聚体>5mg/L需排查深静脉血栓,可能与久坐不动、遗传性易栓症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腿围增大伴压痛。确诊血栓需注射低分子肝素,禁用顺产。未发现血栓者可穿弹力袜,每小时活动5分钟。
3、子痫前期:
D-二聚体升高合并血压≥140/90mmHg时,可能与胎盘缺血缺氧有关,常伴头痛、视物模糊。需硫酸镁解痉治疗,尿蛋白>2g/24小时或血小板<100×10⁹/L时建议剖宫产。
4、胎盘早剥:
突发腹痛伴阴道流血时D-二聚体急剧升高,提示胎盘早剥风险。宫缩监测显示高张状态或胎心减速需立即剖宫产。孕晚期避免腹部撞击,每日左侧卧位休息6小时。
5、免疫性疾病: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持续升高,可能与复发性流产史有关,表现为皮肤网状青斑。妊娠12周起需联合阿司匹林和肝素治疗,分娩前48小时调整用药方案。
孕期D-二聚体监测需结合凝血四项、超声检查综合判断。建议每周2次快步走30分钟促进循环,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摄入。分娩前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产后6周复查D-二聚体水平。出现突发性胸痛或单侧肢体肿胀时需即刻就医。